close

離開雨林後,往今晚住的Port Campbell前進,突然想到會經過「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

這邊最著名的就是日落的景觀,不知我們能看到嗎?

IMGP7676.JPG

結果到達時,難得看到大大的停車場停了好多車,終於看到「人群」了

IMGP7707.JPG

入口處的可愛地圖,三隻認真研究中

IMAG8615.jpg

好愛這張照片,三隻好可愛喔~~~

IMAG8618.jpg

我們超幸運的,因為太陽正要西下,來的時間太剛好了

IMGP7691.JPG

只是今天吹強風降溫,尤其此刻海風正強,天呀~~超冷的

幸好下車前穿上所有的裝備以擋寒冷

IMAG8622.jpg

爸比假勇耶!沒穿厚外套

IMAG8682.jpg

但素…還有更厲害的仁兄,穿短袖耶

IMGP7701.JPG

有路可以通到海灘,不過太冷了,一點都不想下去

IMGP7686.JPG IMGP7689.JPG

霞輝中的十二使徒岩,美呆了

十二使徒岩(The Twelve Apostles),又譯十二門徒石,是一系列自然形成的石灰岩的組合,目前存有七塊。它們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大洋路邊上,坎貝爾港國家公園之中。最初這些石頭被稱為「母豬和小豬」,在20世紀50年代,它們的名字被改成更加吸引人的十二使徒岩(這個名字來自耶穌的十二個使徒),儘管那時僅存有九塊石頭。

這些石頭形成於海浪的侵蝕作用。在過去的10002000萬年中,來自南大洋風暴和大風不斷的腐蝕相對鬆軟的石灰岩懸崖,並在其上形成了許多洞穴。這些洞穴不斷變大,以致發展成拱門,並最終倒塌。結果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些形狀各異的,最高達到45米的岩石從海岸分離了出去。由於波浪緩慢的侵蝕著它們的根基,其中的一些石頭倒塌了。200573日一塊石頭碎裂,2009925日又再有一條倒塌,因此現在僅剩七塊石頭。海浪對這些石灰石的侵蝕的速度大約是每年2厘米。隨著侵蝕作用的進行,舊的「使徒」不斷倒下,而新的「使徒」不斷形成。(摘自網路)

IMGP7711.jpg

顏色變化多端

IMGP7741.JPG

其實應該要走到左邊這塊突出的大岩石,才是著名的十二使徒岩全景

可是寒風刺骨,就懶得走過去,有點遺憾呀

IMGP7732.JPG

太陽從雲層中露臉了

IMGP7699.JPG

漸漸接近地平線

IMGP7714.JPG

靜靜地欣賞太陽落入地平線的過程

IMGP7739.JPG IMGP7749.JPG IMGP7750.JPG IMGP7753.JPG IMGP7759.JPG IMGP7763.JPG IMGP7764.JPG

完全沒入地平線,好冷喔~~趕緊回到車上,繼續趕路去今晚的營地

IMGP7769.JPG

又是摸黑到營地,還好這次工作人員還沒下班,前面有對外國人在問有沒有營地

還好我們是先預訂的,只要拿個開門的感應卡跟地圖需知等就可以了

這次位置是在廚房與浴室廁所前面,只是廚房在二樓,得跑上跑下呀

妞妞今天切菜切得很開心

P1180525.jpg

還好有四個爐子,可以加快速度

P1180518.JPG

小朋友喝的不辣的雞茸玉米濃湯

P1180519.JPG

大人喝的酸辣濃湯,當然少不了好吃的澳洲牛排

P1180523.JPG

P1180526.JPG

還靠凡爸煮了鍋香香白米飯,最後決定乾脆把湯淋在飯上變成熱呼呼的湯泡飯,因為大家剛剛在十二使徒岩被凍壞了

P1180527.jpg

還有番茄炒蛋、炒豆芽與澳洲牛排,大家又是一陣狂風掃落葉

P1180533.JPG

廚房的旁邊是娛樂室,除了電視外竟然有遊樂器,這幾個小朋友多開心呀

IMAG8705.jpg

就因為這個遊樂設施,讓此營地被姊妹倆票選為No.1的營地

IMAG8707.jpg

更有趣的是這位來自法國的小男孩主動跑過來找我們,他竟然會說也會聽得懂一些中文耶

我們問他為什麼會,他說是因為他對中文很感興趣,哇~~想不到小小年紀就熱愛中文耶

希望你能好好努力,將來能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

P1180530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